全口义齿是对无牙颌患者的常规修复治疗方法,它是黏膜支持式义齿,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。
一、平衡牙合
1、平衡牙合的定义:指在正中牙合及下颌前伸、侧方运动等非正中牙合运动时,上下颌相关牙齿都能接触。
2、平衡牙合的意义:全口义齿主要靠大气压力和吸附力固位,全口义齿达到平衡牙合时可以保持咀嚼的稳定性。
3、平衡牙合的分类:
a 侧方平衡牙合:指下颌做侧方咬合运动时,两侧上下颌牙列相对牙齿保持咬合接触关系。
工作侧:上颌颊尖与下颌舌尖都接触,关节位置为转动。
平衡侧:上颌舌尖与下颌颊尖接触,关节位置为滑动。
b 前伸平衡牙合:指上下前牙及左右两侧最后磨牙的接触。
前牙有接触,后牙不接触:降切导,升牙尖。
后牙有接触,前牙不接触:升切导,降牙尖。
c 正中平衡牙合:指下颌在正中颌位时,上下颌人工牙颌面尖窝交错,有最大面积的、均匀接触,无牙合干扰为正中平衡牙合。
判断全口义齿是否稳定,横牙合曲线与纵牙合曲线为一大判断标准。
二、纵牙合曲线怎么产生?
1、牙尖角度:指人工牙自身的牙体长轴与牙尖和水平面之间的角度。
2、有效牙尖角度:指牙尖角度与牙合平面角度之和。
注:人工牙牙颈部向前倾斜为“+”角度,越向前倾斜,有效牙尖角度越大;人工牙牙颈部向后倾斜为“-”角度,越向后倾斜,有效牙尖角度越小。
3、切导角度:指覆牙合覆盖问题。
覆牙合大,切导大;覆盖大,切导小。切导角度越大,越接近天然牙,但切导角度不能大于髁导角度和有效牙尖角度。
4、髁导角度:髁导角度范围0-40度,一般为25-35度。
如果两侧髁突角度相差10度以上,那么会出现一侧有咬合,一侧无接触的现象。
一般使切导斜度小于髁导斜度。
目的:减小功能运动时侧向力,使义齿稳定 以及减小前牙区牙槽嵴所受的压力。
三 补偿曲线
1、后牙减数
我们都知道牙合面宽的人工牙咀嚼效率会高,但因牙弓长度有限,所以用牙合面较宽的人工牙时需舍掉牙弓长度,即后牙减数。
2、停止线
在比较陡的斜面,如牙槽嵴顶,受到压力时会有两个分散的力,一个向下的力、一个向前的推力,故牙槽嵴顶超过25度以上就不能排牙。
为了安全起见,设定时用25度的测量规去测量角度,超过22.5度后画停止线,停止线后不排牙。
注:95%以上停止线的位置都在磨牙后垫前缘。
四、人工牙的选择
1、前牙选择
a 前牙的形态要与患者的面部形态基本协调一致,主要有三种类型:方面型、卵圆面型、尖面型。
b 前牙大小。两侧口角线之间牙合堤唇面弧度的长度等于上前牙近远中(13-23)宽度总和。
2、后牙选择
a 长度:从口角线到停止线,上颌人工牙近远中径宽度与下颌相匹配。
注:13-23的长度+两侧4-7长度大于等于人工牙长度。
b 牙合面形态:
解剖式:30度或33度,咀嚼效率高,侧向力大。不适用于义齿固位差或对牙合牙明显磨损者。
半解剖式:20度,侧向力较解剖小,较为常用。
非解剖式:0度,咀嚼效率低,侧向力小。适用于固位比较差,对牙合牙明显磨耗者。
五、调牙合原则
上颌颊尖与下颌颊尖接触,切牙区接触不到,调上颌颊尖。
上颌舌尖与下颌舌尖接触,调下颌舌尖。
平衡侧 上颌舌尖与下颌颊尖接触,调下颌颊尖。
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用于知识分享使用,侵删